佛山顺德区曾经在建筑业上是很辉煌的,如今建筑业为何后继乏力呢?顺德建筑业发展遇了哪些问题? 在顺德建筑业摸爬滚打30多年的黎坤有现在是顺德一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这位年届花甲,大半生贡献给顺德建筑业的“老行尊”并不像有的行业的顺德老板那样“恋战”。他向记者表示做完这一届公司的“头”,就退休了。黎坤有对大半生从事的建筑业没有半点的留恋令记者有些吃惊。黎坤有说,建筑业界虽然是朝阳产业,但顺德现在的本土建筑业与顺德的发展已不相适应。整体力量的单薄,老企业的一些问题即使面对今天的竞争有一种“背着包袱与别人赛跑”的感觉。“该退,就退了。”黎坤有实话实说。 同样是顺德建筑业的老前辈,今年70岁的业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钧谈到顺德建筑业的现状时也用了“走入低谷”这几个字形容。 顺德建筑业发展遇了哪些问题? ■现状:曾经辉煌难掩今日低迷 说起顺德建筑业的辉煌,李钧用他的经历向记者作了生动的注释,这位60年代初大学工民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上世纪70年代从广州迁调到顺德。“那时候顺德建筑业走在全省前列,广东省内第一批县级高层建筑包括了顺德的凤城酒楼(19楼)就是由顺德县内的建筑公司设计施工的。作为建筑业的专业人才,李钧就是被顺德建筑业当时焕发出来的活力从广州自愿申请调到顺德这个小地方的。 曾经的辉煌却难掩今日的低迷。记者从顺德建筑业协会了解到,目前顺德的建筑企业数量虽然仍然为佛山之“最”,全佛山200多家建筑企业顺德占了140多家,不过,这些企业中,一级企业仅有一家,二级企业只有10家,其余多是三级企业,这个数字比不上开平一个县的数字(开平有一级企业6家),而外地进入顺德“揾食”的建筑企业多达300家,而且这些企业不乏像“中铁”“中建”等特级建筑企业集团。顺德本地建筑业在庞大的建筑业市场面前一下显出了“小舢舨”对“航空母舰”的窘迫。又因为建筑行业是一个对资质要求非常严格的行业,这就使得顺德不少本地建筑企业缺乏竞争大市场的“资格”。业内人士估计,数以百亿的建筑业蛋糕,本地企业分羹不足50%。 ■拷问:“地头蛇”为何难敌“过江龙” 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而顺德建筑业为何这么多的“地头蛇”却屡屡敌不过“过江龙”,市场份额被蚕食,本土企业举步维艰,外来企业却大举进攻顺德市场? “企业转制,全部资金清盘,使顺德建筑企业整体力量显得单薄。”黎坤有以他所在的建筑公司为例子。 1994年企业转制时,这个1958年成立的建筑公司有职工300多人。由于资金基本清盘,转制后又面临建筑企业带资施工的市场现实,工程收款难的现象曾经一度让公司有“喘不过气”的艰难。虽然经过2000年开始转营开发房地产项目,使公司能够生存下来。但几年过去,公司现在职工的平均年龄已经接近50岁,已有100多名职工相继退休,沉重的企业负担,使得黎坤有认为自己的企业在“带着包袱和别人赛跑”,表面看机会均等,实际有不少潜在因素决定了机会“很难均等”。如果加上外来企业营业所得税在注册地缴纳,而顺德本土企业所得税只能在顺德缴纳,地方税负上出现的差距,使得顺德本土建筑企业面临着在同样的施工实际中可能不能够挣同样的钱的现实。“建筑工程多两个百分点就是不小的数字。有时候甚至成赚和亏的临界点。”黎坤有对此颇有感触。 业兴公司的李钧对顺德建筑业走入低迷的另一种解读是:顺德不少建筑企业过去做的是顺德的“政府工程”,区域调整后顺德的政府工程减少了,使得一些本土公司的业务量下降;同时由于不少本土公司规模小,使得不少竞争以价格作为手段,这不但伤及了建筑企业的利润,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诚信。原因是不少企业为了在“拼价格”中中标,拼命压低造价,到最后结算时价格大幅上扬。这种在议标竞标中“低价入高价出”的现象,使人对建筑企业的诚信产生动摇。“没有能力参与技术的竞争,实力的竞争,使得顺德建筑企业显得底气不足!”这就使得顺德有一半以上工程被外来的大企业抢去。一些本土企业也只有依靠“挂靠”外来大企业的实力才能争得一部分市场份额。但这样做的结果是,辛辛苦苦做了一年,到头发现仍然是“帮大公司打了一年工”。 ■出路:提升整合仍然举步维艰 顺德建筑业出路何在?顺德建筑业能不能把“小舢舨”整合成“航空母舰”?顺德人在其他行业做大做强的不乏例子!顺德的“老板文化”为什么不能在建筑业发展上有所发挥呢? “正是因为个个想做老板的性格,影响了顺德建筑业的整合做大。”顺德建筑业协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在分析顺德建筑业的“散乱”现象时一针见血。她认为,个个想话事,“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性格,使得顺德不少建筑小企业安于现状。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则试图通过转型———搞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突围”。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作才能应对新的竞争。”业兴公司的李钧告诉记者,他已经不止一次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正视顺德建筑业走入低迷的现实,要合作才能形成实力、品牌。李钧认为,顺德建筑业要破茧重生,必须有强烈的品牌意识,避免“关起门来打架”。他认为,任何行业,对一个地方而言,品牌多并不是好事。企业应该有大市场的观念。顺德建筑业目前缺乏的正是大生产大市场的意识,“急功近利赚钱而很少考虑占有市场”。 整合才能提升,问题是怎么整合?李钧认为,整合要有政府的牵头,因为企业之间或因为诚信度不足,或因为法规不完善,自身整合难度大。“所以政府要‘有所作为’。”而黎坤有则认为,整合不能指望政府,现阶段再这样要求政府已非常不现实,关键是企业要发挥好自身能力。黎坤有认为,顺德建筑业虽然现在走入低迷,但过去曾经成就过像杨国强这样赫赫有名的人士,说明建筑业仍然是有发展空间的。“问题是企业有怎么样的选择,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企业!” 就在记者进行本次调查的同时,我们了解到,顺德建筑业本月正在进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可以估计,这次从8月开始到年底结束的标准化评审工作,顺德的建筑企业将分五批参考标准化评定。数十项的评定指标,一旦严格操作,有一部分不达标企业将会出局。 这会不会成为顺德建筑企业整合提升走出低迷的一个契机?业界普遍认为仍然是一个未能太早判断的结论! 声音 李钧:建筑业要整合 [李钧,1960年科班出身,从事建筑行业四十年之久,现为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在顺德打拼20多年,现任广东佛山市顺德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广东佛山市顺德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及佛山市业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高级工程师。]总体来说,顺德建筑业还是处于一种劣势。 禅城作为佛山的中心,它的位置和起点就比我们高;而与南海、高明相比,我们没有明显的优势,举个例子,就开平一个县,其一级建筑公司达6家,而顺德只有1家;与其他省市相比,差距就更大了。 现在的建筑业不稳定,很多企业竞争的目的是谁赚了多少钱,急功近利。经营者的观念没有转变,没有专业化生产的概念。最近我到温州,看到别人是团结地搞建设,有品牌意识、有拳头产业,而我们却是自由竞争,不断恶化。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整合是必要的,但是有难度啊。 现在国家将实行建筑师代替项目经理,很多在这方面的人才都要面对重新考核。而现在可以考到这些证件的一般为本科生,只懂理论,但实践少;在这方面有经验的,一般都很难考到证件,这样就导致这方面的能手不是降级就是转行。希望国家在考核方面,多点注重操作性。因为建筑是操作性很强的行业,单考理论很难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