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您走进了东莞市,还是已经久闻东莞市的种种,美味的东莞菜可以名扬世界,以下为您详细讲述东莞菜的美丽由来及悠久历史。 东莞菜属粤菜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分丘陵、埔田、水乡、沿海片菜系等,且各有代表美食,如丘陵片有樟木头客家咸鸡、埔田片有大朗榄酱炒饭、水乡片有中堂鱼鲍、沿海片有虎门大宁蟹黄粥等。土特产有荔枝、麻涌香蕉、厚街濑粉、厚街腊肠、白沙油鸭、虎门麻虾、虎门膏蟹、庾家粽子。东莞出名的食街有:花园新村食街,南城中华美食街,虎门新湾食街,长安新民食街,石排食街等。 莞饮莞食 东莞菜以咸香带点甜为主,但是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清淡的东莞菜登上夏季的饭桌,成为人们的最爱。一般的东莞菜在大街小巷里就能找到,以其朴实的卖相,咸而入味的口感获得大众的欢迎。中高档的东莞菜,则以精致、讲究、特别、清淡可口而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东莞菜属岭南菜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分山乡风味菜系、水乡风味菜系等,各有代表菜式,如山乡风味里有樟木头客家咸鸡、大朗榄酱炒饭、清溪茅根黄豆坑螺汤等,水乡风味有沙田莲藕煲龙骨汤、洪梅芋合干拗蚬肉、虎门蜜汁烤鳗鱼等。 东莞临江面海,水产丰富,海鲜也是特色之一,除了出名的膏蟹、重壳蟹、濑尿虾、石斑鱼等等,还以出产基围虾著名。吃海鲜最著名的地方是虎门的新湾镇,十多家大排档在海边一字排开,置身其中,听涛品海鲜,妙不可言。 东莞最著名的风味小吃首推“三禾宴”和厚街烧鹅濑。“三禾”是指的是禾虫、禾花雀(现已禁捕食)、禾花鲤,营养丰富,口味极佳,道滘水乡是品尝禾虫、禾花鲤的好去处;厚街烧鹅濑是用整只鹅、大块肉、大块骨,加许多特种药材和香料熬制而成的濑粉,美味诱人,有不少广州、深圳甚至香港游客都专门到东莞享用这一美食。其他的风味小吃有厚街腊肠和东莞米粉,道滘裹蒸粽和肉丸粥,石龙的麦芽糖和糖柚皮、沙田的莲藕、石碣的芙蓉肉和芋杆子,高埗的冼沙鱼丸,长安的乌头鱼等。 此外,东莞还云集了大江南北的各式佳肴,雍华庭的湘菜馆、厚街的珊瑚路(台湾街)、东城南路的东北菜、南城区的素食连锁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食在莞香饮食文化:千年盆菜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前一天,长安乌沙陈屋村仍保存吃盘菜的村俗,与香港北区的沙田、大浦,广州芳村等地村民遥相呼应。 1278年4月,南宋朝廷败退到广东,杨太后与弟弟杨亮度携宋帝到东莞、香港一带,6月再迁新会崖山,所到之处广东人民纷纷前往勤王。当年勤王军多达20万人,同于船上漂浮,一来缺乏盛菜钵碟,二来避免船上倾泻,沿海百姓巧用木盆,将三五家所作之菜,盛在一起。由于各家各户,使出各家本领,而且叠于一盆,味道特别浓香丰腻。宋帝连连赞美。从此,盘菜在沿海地区成了贡菜极品流传下来。而且一“开围”,就成千上万人。 盘菜菜色是九层叠放,与九大簋菜式无二。传统是:“萝卜、菜头、浮皮、鱿鱼、鹅(或肉、白切鸡)虾米、鱼饼(鱼有骨、易散,混入盆中危险)、扣肉等。改革开放后,用料讲究,有白蟮、蚝豉、发菜、江瑶柱、海参、白切鸡,林林总总,今非昔比。过年过节也有斋盘菜,用料:云耳、冬菇、木耳、发菜之类。吃盘菜最大的乐趣不在吃而在围,象征团结、团圆。人们围在一起,饮饮食食,说说笑笑,全村人围在一处(过去多在祠堂、庙宇内)。 盘菜过后,人们空前团结,办事同心协力,是一种好风俗。 饮食文化:万江龙船饭 龙船饭是端午节“扒”龙船时慰问龙舟健儿和观赛村民的一种传统美食,吃龙船饭更蕴涵有男子汉的气概。 对于村民来说,划龙舟是对神的敬仰,龙船、龙帽龙船衫、龙船饭都被视为神圣之物,寓意一种好意头。吃过龙船饭,一年都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除了比赛的人以外,村中上下老少都可以到祠堂领取龙船饭。在吃龙船饭的时候,村民们都是平等的,无论你的身份贫富贵贱,条件是一定要自己亲身来领取,拿了一定分量的龙船饭,回家跟大锅饭煮在一起,让全家人都沾沾好运。 龙船饭通常是以粘米或糯米或粘、糯米煮成饭,再加入肉丁、虾仁、鱿鱼粒、豆角、鱼胶和炒花生等配料。万江龙船饭由于用料丰富,做法讲究,风味宜人,受到广大群众喜爱,所以特别驰名。 莞邑菜式 莞邑按地形可以分为三大片,以樟木头、清溪等镇区为代表的山区片,这一带以客家菜为主,口味偏咸;以万江、高埗、洪梅、沙田、虎门等地为代表的水乡沿海片,盛产鱼虾,口味属于咸甜混合;还有就是介于山水间的埔田片,以茶山、大朗、大岭山、石排等地为主,家庭多养鸡鸭鹅,口味以甜为主。 山区片:酿出来的家常口味 镇区:樟木头、清溪、谢岗等 代表菜式:咸鸡、客家酿豆腐、钵仔汤、梅菜肉卷、樟木头酿鲮鱼 客家菜是山区片主体美食风格。据了解,东莞本地人约有十多万客家人,而外来人口中,客家人的数量也相当大,这就是为什么山区片,甚至于东莞本土菜都有浓厚的客家风格的原因。 客家菜除了著名的咸鸡外,还有个特色是“酿”字,几乎想得到的家常菜都可以拿来“酿”一把,如寻常不过的酿豆腐、酿茄子、酿辣椒。记者在东莞万江一家名为温饱地带的家常菜馆看到了酿豆角,造型活泼可爱。简直就是只要你能想得到的,都可以拿来“酿”。有一位东莞党校的教授认为,正是因为客家人迁徙各地,居住山区,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所以“酿”出了许多美食,而且这样“酿”出来的东西也可以更长时间不会变质。 水乡沿海片:津津乐道河产海鲜 镇区:万江、道滘、高埗、中堂、洪梅、沙田、长安、虎门、麻涌等 代表菜式:莞乡鱼丸、洪梅生滚骨、中堂牛腩煎面、洪梅沙淋仔炆凉瓜、麻涌咸扒猪颈肉、虎门寨石钵蟹 东莞是有名的水乡,历史上也曾出过好几个游泳冠军。水乡孕育了丰富的物产,也因此带来独特的美食。虎门新湾一带沿海的大排档,水乡水塘旁的农家菜馆,总是吸引着许多食客开车前来,光看停车的阵势就知这些海鲜、河产受欢迎的程度。 东莞河涌盛产蟛蜞,河水干时,随手就可以捉到。过去道蛲的蟛蜞咸扒,是将蟛蜞研烂,加上炒香的米粒,用罐装好,封半个月,与猪肉相伴而蒸,是冬天的佳品佐料。旧社会离乡背井出洋谋生,必带一瓶蟛蜞咸扒,以防到外地“水土不服”,更能品物思乡。只是现在,一些河道污染了,蟛蜞也少多了,倒成为一道特别让人思念的美味。 莞邑有村必有塘,塘鱼自然是灶上的美食。虎门、长安的乌头鱼,鱼肥肉润。盐焗乌头鱼是家乡名菜。冬瓜、毛瓜加姜丝豆豉、腐竹,炆鳙鱼,是水乡高埗、道蛲、石碣、中堂家乡特色菜。鲮鱼多骨,人们去骨,以肉制丸,香脆鲜甜。 东江盛产蚬,蚬肉煮咸菜、芋梗干煮蚬肉,是高埗、洪梅、道蛲、万江等地常用家庭菜。 沿海以鱼虾蟹为特产,以麻虾、禾虫知名。清蒸麻虾,钵仔烤禾虫,老前辈们至今还津津乐道。 埔田片:酱料佐菜味更佳 镇区:茶山、大朗、寮步、大岭山、常平、石排等 代表菜式:石排冬瓜煮大鱼、塘厦碌鹅、茶山盐插虾 因为埔田片的地形介于山水之间,水里有的,比不过水乡片,山里有的,比不过山区片,于是这里的人们烹饪就开始在调料上下功夫。埔田地区田少人多,本地人更加精于烹饪,菜式少而精。 他们以自产的豆类作豆豉、豆酱作佐料,无论拌鱼肉虾蟹瓜菜,十分美味。东莞谚语有云:“乌榄白榄松柏朗,番薯芋仔马蹄岗”。大朗以榄酱炒饭,为家乡特色菜。榄角蒸鱼嘴、豆酱蒸鱼嘴,更是人见人爱,更能降血压。寮步、大朗豆豉焗桂花鱼,是名牌家乡菜。与腊肠蒸鸡为“风流皇帝”相对,豆豉蒸鸡,民间称为“风流皇后”。 据说,一些酒楼、餐厅为了让菜做出更好的味道,四处去埔田片的农家寻找豆豉、豆酱。一位大厨还告诉记者,东莞那些上等的酱料,商场是买不到的,一定要去农家,一桶才卖30元,可味道却是好极了。 品尝东莞菜 悠悠东江水,味美莞菜情 东江发源于江西,连接赣粤港三地,是珠江的主要支流之一,也是香港用水的主要来源。东江从东莞市境北边自东向西横贯而过,经闻名遐迩的虎门镇出海,全长约75公里。东莞2465平方公里的境内,有96%属东江流域。东江灌溉了肥沃的珠三角,为东莞带来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哺育了千百万在这块土地上栖息的生灵。60多年前,一支以东江命名的革命队伍东江纵队,与海南岛的琼崖纵队遥呼相应,驰骋于华南抗日战场,功勋卓著,威震敌胆,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留下多少传奇佳话。 东莞按地形分为山区、水乡、埔田,东莞菜的精髓在于既有浓郁的山区客家风味,又有清淡的水乡田园风韵。山区片的塘厦、清溪一带以客家菜为主,口味偏咸;水乡沿海片的万江、高步、洪梅、沙田、虎门等地,盛产鱼虾,口味属于咸甜混合;界于山水间的埔田片,以茶山、大朗、大岭山、石排等地为代表,主食鸡鸭鹅,口味以甜为主。 水乡河鲜 东莞又是著名的水乡。水乡河涌盛产蟛蜞,河水干时,随手就可以捉到。过去,道窖镇的蟛蜞咸扒闻名遐迩。做法是将蟛蜞压烂,加上炒香的米粒,用罐装封半月后,取出与猪肉相蒸,是冬天饮食的佐料佳品。旧社会莞邑人离乡背井出洋谋生,必带一瓶蟛蜞咸扒,以防到外地“水土不服”,更能品物思乡。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推进,现有些河道污染较严重,蟛蜞也逐渐少了,但这道乡土美食却会永远留在莞邑人记忆里。 这里分布着众多的鱼塘,塘鱼自然是灶上的美食。虎门、长安的乌头鱼,鱼肥肉润。用冬瓜、毛瓜加姜丝、豆豉、腐竹焖鳙鱼,是水乡高步、道窖、石碣、中堂等镇特色菜。鲮鱼多骨刺,当地人去骨刺后,以肉制丸,香脆鲜甜。东江盛产蚬,蚬肉煮咸菜、芋梗干煮蚬肉,是高步、洪梅、道窖、万江等地常食家庭菜。 虎门海鲜 东莞临江面海,水产特别丰富,海鲜也是这里饮食的一大特色。除了出名的膏蟹、重壳蟹、赖尿虾、石斑鱼等水产,还有一种特别的品种──基围虾。这种虾只能生长于咸淡水交接的地方,一涨潮时浸在咸的海水里,退潮时就浸在淡的江水里,所以它的肉质特别有弹性,爽脆鲜甜。由于它的这种生活特性,渔民都是在江边沙基上起一个围子来养这种虾,故名基围虾。 道窖三禾 道窖镇“三禾宴”,即:“禾虫、禾花雀、禾花鲤”。禾花雀和禾花鲤都是在禾苗开花的时候,专吃禾花长大的小雀和鱼,它们的肉质特别鲜甜。东莞人有种说法,认为一只小小的禾花雀营养顶得上一只老母鸡!所以它的价钱也真的就顶上一只老母鸡了,通常一只半个拳头大的禾花雀要卖到近20元!禾花鲤就难分辨一些了,不过老食客还是能从它的肉味上区分出来,所以商家也不敢随便搞假砸自己的招牌。 “三禾”中最富传奇色彩的数禾虫,也就是生长在禾苗上的虫子。通常是一寸长左右,长着许多小脚,看起来十分恐怖。一般都是加入鸡蛋、新会陈皮、增城榄豉等蒸熟,稍凉后再连钵烘烤,也只有这个吃法最为香浓美味。 莞著名的本土菜“冼沙鱼丸”,据说是缘自秦始皇。传说秦始皇爱吃鱼,但又怕人以之暗害他,因为战国时刺客们常把匕首藏到烤鱼的肚子里去刺杀王侯。当时是谈鱼色变,朝庭下令要求把鱼肉一律剁成丸子,就不会再藏什么东西了,而且没有刺,吃起来也方便,于是就产生了鱼丸这道菜。 东莞美食谚语云:“乌榄白榄松柏朗,番薯芋仔马蹄岗”。大朗镇以榄酱炒饭,为家乡特色菜。榄角蒸鱼嘴、豆酱蒸鱼嘴,有降血压功效。寮步、大朗豆豉蒸鸡是名牌家乡菜,民间戏称为“风流皇后”,而腊肠蒸鸡则对称为“风流皇帝”。 莞味小吃 东莞是一个美食天堂,特别是东莞地道本土小吃,可这些吃的东西在现在已经没有生产了,在外面的饮食店里根本吃不到,甚至有一些已经失传。例如松糕、萝卜饺等小吃都是许多外地人甚至是东莞的年轻一辈都没有听说过的。萝卜饺是东莞人在以前过节时才吃的食品,它和北方的饺子不一样,这种萝卜饺很大,里面塞满了刨成条的萝卜丝,整个萝卜饺被包得大大的胀胀的,一口吃下去满满一口脆生生的萝卜的味道。 茅根粥 以茅根、竹蔗、红萝卜、黄豆、白果等熬成粥、性清凉下火。 厚街濑粉 以大米磨成粉后制成,嫩滑爽口,多以明炉烧鹅、叉烧为佐料。 道滘裹蒸粽 选用优质糯米、咸蛋黄、五花腩肉、绿豆、湘莲子及多种调味品制成,煮熟后芬芳扑鼻,口感极佳。道滘肉丸粥 肉丸采用新鲜锗肉制作,制肉酱时须用钢条不断敲打,致使肉酱具有胶质,带韧性,且爽脆香甜。 道滘钵头禾虫 将肥美禾虫洗净,放入陶制钵头内,加适量蒜茸、精盐、生油、鸡蛋捣匀,使禾虫成膏状,蒸熟后以文火烤至微黄,撒上胡椒粉,香气四溢,营养丰富。 道滘禾花鲤 霜降前后,内河繁殖的鲤鱼因食了禾花、禾穗和谷粒特别肥美,名曰“禾花鲤”。制时将鲤鱼煎成桔皮黄色道滘禾花鲤 加生姜、葱条、蒜子放入沙煲内煲熟,鲜美可口。 中堂槎滘鱼包 由鱼肉做成的表皮包着鱼肉馅料而成,距今有七、八十年历史。鱼皮以农历八、九月份的土鳞鱼脊背部位的鱼肉为主料,肉馅则以鲜猪肉、腊鸭、腊肠为主。辅以冬菇等时菜混在一起剁成馅料。用鱼皮小心翼翼地把馅料包成金鱼状,放入用鳞鱼熬成的汤中煮2—3分钟即可。 中堂槎滘鱼丝面 由鱼肉团压薄成片后,切成约十公分的面条状、放进清开水中煮1-2分钟捞起,另配好冬菇丝、韭黄、葱花中堂槎滘鱼丝面 等,加上用鳞鱼、鸡话猪骨头熬成的汤即可食用。 糖毕甩 以糯米粉作成拇指头大小无馅汤丸(也有制成有馅的),以滚热糖浆煲熟,撒上辗碎炒花生或煎鸡蛋丝、香滑甘甜酥软。 长安锦盒盆菜 将鸡、鹅、鸭、猪肉、猪浮皮、鱼丸、香芋、青菜、冬菇等菜肴煮熟以一大盆盛之,吃时各人动用公筷翻动夹菜。 横沥猫捞饭 以瘦猪肉、鹅肉、虾米、麦豆等切碎与米饭同煮,香甜可口。 糖环 古时称“巨女”(读音),是中原南迁过来的小食。糖环在东莞已经改面粉为糯米粉。传统的糖环,不用饼印,只搓成长条,捏作环形,吃时够硬。糖环形状,由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寓意连绵不断,生生不息。麻橛 橛者,东莞人称之为一小段。在炒糯米粉中,拌入炒花生(研碎),更有芝麻。一粒粒麻橛大小相近,约二三公分长,菱形,其色如麻。一把麻橛在手,往往相叠相连,成方胜(四方端正)图案。寓意为方正无邪,同心合意,优胜吉祥。东莞人互相赠送麻橛,互祝吉祥如意。 松糕 “年廿五,炊松糕”,企求来年高升。松糕是用糯米粉为主料,将糖粉和入糯粉中,筛入松糕格内,到一半时,放入花生米碎与糖粉,然后再筛满糯粉,蒸熟。吃不完,可以晒干,作干粮。新鲜时松软香甜,美味可口。 地道东莞菜 塘厦碌鹅 不折不扣的东莞山乡菜。首先,“碌”这个字就是土生的东莞话,外人不明其意,听到“碌鹅”还以为是“卤鹅”,实际“碌”是煮的意思。塘厦碌鹅是具有客家风味的东莞菜。将鹅放到调制好的汤里面煮,煮熟后,味道就全部进到了鹅肉里。而骨髓则和白切鸡差不多,肉嫩而骨髓带血,非常新鲜美味。 东莞山坑鱼 特色:香辣 东莞山坑鱼也是一道地道的本土美味。“山坑鱼”是在山涧小溪里生长的许多种类的一种小鱼,“山坑鱼”的做法也很简单,把鱼先放在油锅里“过”一下,然后用辣椒丝、蒜瓣、豆豉、生抽、姜丝、少许料酒相拌匀,上屉蒸20分钟即可,要是用压力锅的话,高压阀响后10分钟就行。 水浸鲩鱼 特色:新鲜清甜 水浸鲩鱼是取自东江上游的野生河鱼,没有经过人工饲养的,这种鱼的味道和家养的不一样,野生的会特别鲜美。 做法很简单,找一个大锅,要求放得入一整条鱼,先把姜、葱等放进锅里,加满水,然后把水煮开,水煮沸后几分钟,等姜葱的味道都出来后,再把火关掉,然后把整理好的鲩鱼整条放进开水里,除了尾巴外其他部分全部浸在水中,盖上盖,然后一直把鱼浸到水凉了为止,半小时后把鲩鱼小心地取出来,装盘,再淋上调好的酱汁即可,特色是这样的鲩鱼会特别的嫩滑。 东莞泥鸭 特色:农家菜味道浓郁 泥鸭是东莞的一道地道家常菜,经由东莞厨师的改良端上了菜馆的餐桌,并成为餐馆的招牌菜之一。这道菜充分体现了东莞菜的特色,取材于东莞农家,味道偏浓偏重,鲜美的鸭肉加入蒜、姜等佐料后,经由厨师加工而成,分量很足的一盘东莞菜,很适合一家人品尝。 咸鱼煲豆角 “咸鱼煲豆角”,这是一例典型的、具有东莞特色的家常菜。“东莞人”基本上每天都会做这道菜。做法比较简单,先将咸鱼和猪骨煲烂,然后再把鲜豆角放入汤内煲2-3分钟,这时豆角还处于半生半熟状态,口感会非常鲜嫩,还有清热解毒的效果。 盐刷麻虾 虾的吃法有很多种,但把虾这样串起来,用盐?着的吃法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味道是不错,甜里透着香,但做法却比较复杂。先将虾?好,用竹签将两三只串在一块,然后再加些葱沫及其它香料,用纸包起,放入一个砂锅内,用一大堆炒热的生盐将虾完全盖住,再放在火上烤几分钟后再吃。 鲍汁扒杏包菇 这菜乍一看去像是一盘“油炸糯米糕”,吃到嘴里之后才知道,原来是杏包菇。这种菇有点苦味,所以必须用浓鸡汤来煮,然后再用蚧油和鲍汁打欠,使这道“鲍汁扒杏包菇”在香滑中又飘着一股鲜甜的味道,吃后令人食欲大增。 “石龙第一鸡”奇香鸡 蘸上特制酱汁鸡肉奇香无比 石龙奇香鸡日前被评选为中国金牌粤菜,奇香鸡在石龙已经有21年的历史了,对于许多人来说,到了石龙不品尝奇香鸡,那是一种遗憾。 奇香鸡也是以白切鸡做底的,但是和白切鸡又有着很大的差别,皮香肉嫩的奇香鸡有一瓶由周景专门制作的酱汁,把酱汁摇匀后浇在切好的奇香鸡上,吃时夹一块鸡肉,蘸上一些酱汁,鸡肉就变得奇香无比,吃进嘴里,皮脆肉香,吃进去以后,让人回味无穷。奇香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盘子里放一些葱,这些切好的葱蘸上汁,吃起来也是美味无比,据说有些人来吃饭,不点青菜,专门点一盘葱,拿来蘸汁吃的呢荔枝柴烧鸡 。 荔枝柴烧鸡 东莞有出名的荔枝柴烧鹅,也有出名的荔枝柴烧鸡。这里的烧鸡和大岭山烧鹅有些相像,同样是用荔枝柴烧,同样是放在烤炉里烤,把鸡肚子剖开,把香料放进去,然后把烧鸡放在炉子里20分钟后,就可以取出来了,香气可以传到老远,烧鸡吃起来更像有一种吃野味的感觉,放在里面的香料散发进鸡肉里,吃起来非常享受。 东莞冼沙鱼丸 冼沙鱼丸是地道的东莞水乡菜。鱼丸是东莞的传统美食,尤其以高埗镇冼沙村的鱼丸最为出名,也就是洗沙鱼丸。洗沙鱼丸所取的鱼必须是新鲜的鲮鱼,而且鱼塘中不能养鸭鹅,以保持的鱼肉味道的纯净。而且洗沙鱼丸在东莞的各种。美食中,可谓最费时费力的菜之一。把鲮鱼剃骨取肉之后,要用两根铁棒反复敲打6个小时以上,让鱼肉中的胶质,也就是蛋白质出来,然后再攒成鱼丸,这样做起来的鱼丸胶质多、韧性足,扔在地上可以像乒乓球那样一弹数尺高,吃起来也相当有咬头。冼沙鱼丸入口确实非常有咬头,而且味道鲜美。特地拿了一个鱼丸往地下抛去,真的弹起一人多高,果然名不虚传。 莞乡美食之荷包饭 荷包饭又叫荷叶饭,是一种民间的传统食品。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载:“东莞以香粳杂鱼肉诸味,包荷叶蒸之,表里香透,名曰‘荷包饭’。”可见,东莞印象中的荷包饭早已入册。后来看过一些书,发现荷包饭还有其它的历史故事。公元551年,梁朝始兴太守陈霸先,奉命率兵镇守京口。旷日持久的战争,炎炎似火的盛夏,使军中粮食短缺,兵士暑热不堪。梁朝民众争相以荷叶包饭,夹放鱼肉,接济梁军,慰劳将士。军心因此而大振,暑热因此而顿消。于是,陈霸先一举打败北齐鲜卑十万大军。荷叶包饭也从此开始流传。明朝文人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记载:“郡少珠玑,以亥日为市……以荷叶包饭而往,谓之趁圩。”明代以后,这种清暑美餐已传到繁华圩镇和都市,以至绵长飘香至今。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柳州峒岷》一诗中,曾写下“绿荷包饭趁墟人”的诗句。一个”绿荷包”使人未闻其香已心中各有所想了.在讲荷叶饭之前,不得不澄清一下的是,荷叶饭与糯米鸡只是孪生兄弟而已,两者外形极相似,但荷叶饭是以粘米而不是糯米制成。不但用的米不同,出处各异,相传糯米鸡起源是解放前广州的夜市,最初是以碗盖著蒸熟而成.所以两者可以说是形似而神不似的. 所谓”食不厌精,烩不厌细”,真正有要求的师傅对荷叶饭的选料上是十分挑剔的.个人经验所至,泰国香米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相比国产大米,它煮后颗粒感明显且不易膨胀,卖相与口感更佳。除此,新米和成米要根据一定的比例才使饭有些黏而不至于过黏。除了好的粘米外,荷叶饭一般还有四种食材:香菇肉碎、虾仁、广式腊肠和煎蛋丝。四种食材虽然普通,但搭配起来却有奇味无穷之趣。在蒸制荷叶饭前,荷叶需先洗净并浸软后备用。然后把米饭加入食油与味精、生抽等酱料合拌,再加入肉料与葱花捞均,最后全部放在荷叶的正面中,包裹好后放到蒸茏蒸上大概二十分钟,一个美味天然的荷叶饭便大功告成了。荷叶的清香在蒸制的过程中已细透到饭里,那种滋味用广东方言表达就是:无得弹。无论从选材到烹制,整个过程无不体现东莞人的纯朴与务实的品质,所以用它来代表东莞市馔有过之无不及也。 炎炎夏风,碧绿叠翠的荷叶不仅致人悦目的视角享受,而且还能入馔以作健康佳肴。荷叶具有清香去暑解毒功能。《本草纲目》载:“荷叶性味苦、平,能清热、解毒、散瘀、治暑热等。”主治暑湿泄、眩晕、水气浮肿、吐血等症,如荷叶汤有健脾胃、解暑轻身的功效。由于荷叶本身的特质,荷叶制作的食物一般都具有清香沁人,色香俱备的特点。荷花除了供人欣赏,荷叶还能供以入馔,真可谓物尽其用。 品尝莞味荷包饭,领略东莞隽味,一举两得,快哉。 东莞美食历史悠长要谈东莞的饮食,还要先从东莞的历史谈起。东莞立县始于东晋,然而东莞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夏代。而东莞饮食的源头,最早是从秦始皇的时候开始的。秦代的时候,东莞属于“百粤之地”,秦始皇灭六国之后派兵征伐百粤,后来一部分将士就在当地留了下来,带来了中原文化,也带来了中原的美食,这些美食直到今天仍然流传下来。 比如说东莞著名的小吃“麻葛”,就是秦朝时候的食品,东莞著名的史学家容嫒(容庚之妹)还对此做过考证。而“麻葛”的写法也是容嫒给定的,因为麻葛是东莞话,“葛”是一段一段的意思,以前有音无字,直到容嫒为其定名。 还有一道东莞著名的本土菜“洗沙鱼丸”,也是缘自秦始皇。传说秦始皇爱吃鱼,有怕人暗害他,因为战国的时候专诸刺王僚的时候,就是把匕首藏到烤鱼的肚子里最后成功的。于是就产生了鱼丸这道菜,把鱼肉做成丸子,就不会再藏什么东西了,而且没有刺,吃起来也方便。 此后在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宋金对峙等多个时代,都有大批的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当地的饮食文化,东莞的饮食于是不断地融汇中原文化,并与本土地物产、风俗结合,逐渐形成了莞邑自己的特点。 “鱼米之乡”美食多 除了历史的元素,地理对东莞饮食的形成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东莞以前是以农业为主的县,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而饮食自然跟“鱼”和“米”有重要的关系。实际上,正是这一物产基础,造就了东莞本土饮食的两大类型--小吃和小炒。 小吃主要指东莞饮食中的糕点类。东莞的小吃源远流长,品种多达200多个,十分丰富。东莞小吃主要是农家自己制作的,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做。小吃的原料主要是米,具体又分糯米和粳米两种。每到秋天收割完毕,农家就会把米做成各种各样的糕点。大部分的小吃是把米磨成粉,然后再制作,也有直接用米制作的,而磨粉是小孩子很愿意做的工作。制作出来的小吃由于水分少,可以放一冬天,直到第二年清明,这样在冬天就不愁没的吃了,而且逢年过节,小吃也是很好的招待食品,比如麻葛、眉豆糕、油角、糖环等,非常受人欢迎。 小炒则是指东莞饮食中的菜类。应该说,这一部分更能体现东莞饮食的特色。作为粤菜的一支,东莞的菜肴有其非常独特的地方。由于东莞以前以农业为主,所以东莞的菜式具有浓厚的农家风味。相对而言,东莞的菜肴不如普通粤菜那么清淡,味道略重,而且肉类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比如白沙油鸭、虎门膏蟹、冼沙鱼丸、道滘肉丸、石排煮大鱼、厚街腊肠、塘厦禄鹅、烘梅生滚骨等等,都是以肉类为主的菜肴。这主要是与东莞的物产丰富有关,同时不高的生活水平也使这些大鱼大肉更容易成为人们中意的菜。在做法上,东莞的菜肴更讲究工夫,步骤倒不是很复杂,但吃起来很爽。 地方美食唱主角 东莞虽然地方不大,但地形和文化却比较多样,因而饮食也十分多样。所以说饮食风格的多样性是东莞美食不得不提的一大特点。大致说起来,东莞的饮食大致分为西部的水乡片和东部的山区片两大片。而每一片中,不同的镇又有不同的特点。 水乡片由于沟叉纵横,水产丰富,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因此饮食也以鱼虾为特色,比如洪梅芋合干拗蚬肉、石排煮大鱼、虎门蜜汁烤鳗鱼等。而水乡片内的各镇,风格又不相同,道滘、洪梅等镇以淡水为主的地区与白沙、虎门等靠海的地区,饮食区别不小,比如虎门的膏蟹、麻虾,就是其它地方没有的。 山乡片由于地处山区,美食多以家禽、家畜为特色。另外,由于山乡片靠近惠州等地区,受客家文化影响比较深,塘厦、凤岗等镇的客家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饮食文化受客家文化影响很大,口味偏重偏咸。比如客家红烧肉、塘厦豉油皇肚尖、凤岗客家狗肉、清溪过年鹅等菜肴都是山区片的代表菜肴。 名菜名点惹馋涎 东莞的本土美食品种繁多,而目前真正能够做出东莞本土菜的餐馆并不多。最有名的当属花园粥城,这家饮食连锁企业本来就以东莞饮食为特色,专门推出的“莞味菜”系列深受欢迎,香港著名美食家蔡澜曾多次带领香港美食团前来大啖美食。此外,华侨大厦、东莞宾馆、东方酒店、东莞山庄、花园粥城等老牌的酒店中,对东莞本土的美食尚有较多的保留。 东莞本土菜餐厅 花园粥城地址:南城银丰路、南城西平、东城东宝路、东城桑园、 大朗富民大道 温饱地带地址:万江华南摩尔 食餐饱地址:旗峰路 旺阁渔村地址:万江活力康城旁 大王洲渔邸地址:东城区樟村大王洲岛 聚福楼地址:大朗荔枝市场、石龙东风路 十二道莞乡名菜 莞乡盆菜、豉油王鸭下巴、莞乡豉油鸡、梅菜肉卷、莞乡咸鸡、果皮蒸双丸、冼沙双宝、虎门寨石钵局蟹饼、盐局猪肚尖、面豉蒸鱼嘴、川芎白芷有机鱼头汤、塘厦碌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