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之际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全球范围内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如何走好新时代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一个新课题。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向。会议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会议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今天,2018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2018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奋力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辩证看待工业经济新方位 当改良型蒸汽机被英国人瓦特发明,并率先在纺织行业大规模应用时,机器工业开始代替传统手工业,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也随之发生重大改变。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英国也因此成为那个时代的翘楚。人类利用工业技术和装备改造客观世界的努力从未止步,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结合越来越广泛、深入,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试图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谋求新一轮竞争中的有利位置。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就不可能成为经济大国和强国。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开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使工业和信息化事业迈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成绩来之不易,令人鼓舞。 在认识到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相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要求,我国工业化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是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产品供需结构不平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同时存在工业大而不强、创新能力总体不强、系统集成能力不强、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等问题。 与先进国家相比,中国工业还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既有技术上的也有理念上和机制上的。面对新形势,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更不能妄自菲薄,需要自信从容地应对。 高质量发展是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业是立国之本。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全面领会、真正落实。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必须迈过的坎,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往前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高质量工业化,是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应当看到,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不平衡问题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中国有着广阔而开放的市场和完整的工业体系等优势,特别是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推动,并逐步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制造强国”的广泛共识,激发了做强“中国制造”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初步形成了制造强国战略体系,为中国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我们还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竞争高端产业主导权,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健全工业化的创新驱动机制,实现工业化动力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进而形成创新驱动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提升实体经济供给质量。从高速度工业化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必须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特别是要在关键基础领域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进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度;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让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引导作用。 以绿色制造为先导推进可持续工业化。绿色制造对于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工业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支撑。因此,要通过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壮大绿色企业、强化绿色监管等措施,构建现代绿色制造体系,推进可持续工业化。 迈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增强战略定力和发展自信。回顾历史,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跃居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人类工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一定能在今后做得更好。 面向未来,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化创新驱动,着力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进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来源:中国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