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滨海花园是集海滨生活、住宅、休闲、度假、养生、保建、餐饮、娱乐、生态、园林、观光、知识创新、文化交流和海滨商务于一体的滨海生态居住中心,下面让我们通过南沙人才网来了解南沙新定位催生滨海新广州信息。
南沙湿地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全国“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重点提到了广州市南沙新区的发展,将该区定位为:打造服务内地、连接香港的商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合作区。3月7日在全国“两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以南沙新区开发为突破口,打造一个新广州。”这从更高的战略层面上为南沙的开发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抓住这个契机,深入研究南沙区的开发和功能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聚焦南沙新区打造新广州” 广州历史上皆以港兴城 南沙是出海 巨龙的龙头 广州是地处珠江三角洲喇叭形河口湾上的港口城市。纵观世界上同类的城市和港口,都是随着三角洲的发育向外延伸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珠江三角洲一带在大地构造上以间歇性上升为主,西、北、东三江上游来的泥沙可以在河口湾内大量沉积,浅滩向外伸展最大速度一年可达70米至100米。珠江河口最早可从高要羚羊峡―清远石角―博罗园洲一线算起,现在只剩下2100平方公里的伶仃洋了。在唐代,番禺市桥以南、东莞莞城以西尚为宽阔海域,今天都已是密集的居民区了。万顷沙从海洋变成陆地也不过才百余年的时间。据新版海图计算,近30年内伶仃洋的面积就减少了三分之一。 随着珠江泥沙淤积、三角洲向海推进,干流河道变窄,城市的港口也自然由里到外逐步延伸。广州港的深水泊位就先后从黄沙到大沙头、黄埔、洪圣沙、东莞新沙、南沙的龙穴岛转移。 广州是以港兴城,港为城用,城以港兴,由于港口逐渐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兴建,城市的建设、城市的发展也就自然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展开。南沙新区在广州市域的最南端,广州要想成为一条出海巨龙,必须城市重心南移,重塑滨海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把南沙作为出海巨龙的龙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十年“南拓”初显滨海生态新城雏形 南沙区是块风水宝地,具备发展成为“再造一个新广州”的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 1.优越的区位:离香港、澳门都不到40海里 (1)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控珠江之咽喉。这里是珠三角海岸线的中心,广东大陆海岸线的中段,从东南亚沿海岸线一弯新月的弧心,南沙成为扼控珠江、连接沿海东西两翼之重地。 (2)毗邻香港、澳门。南沙区离香港、澳门都不到40海里,与港澳的联系极为方便,在招商引资、引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吸引高素质人才方面都极具优势。 (3)珠三角东西两翼联系的枢纽。珠三角被虎门出海水道隔成东西两部分,犹如人肺的东西两叶,珠江干流似喉管。南沙区正好处在左右两肺叶与喉管的连接点上,这里有或者即将有铁路、高速公路、城际轻轨、航道连接东西两翼,可以成为典型的交通枢纽。 2.富饶的自然资源:内通三江外达南海 (1)港口资源。南沙最大的优势在于港口。龙穴岛濒临伶仃洋,这里内通三江,外达南海,有伶仃洋航道和龙鼓航道,可供5万吨级船只和第四代集装箱船进出,以后可通过进一步深挖航道,供20万吨级船只和第五代集装箱船通行。这种通江达海的条件,使南沙具有十分便利的国际航运功能。 (2)土地资源。南沙区土地面积544.12平方公里,相当于广州市建成区的面积,我国香港的一半,新加坡的9/10,我国澳门的18倍。全区现有居民15.4万人,属于城市中人口密度较小的地方。伶仃洋还有大片的浅滩,有较大数量可围填的土地,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3)水资源。这里有东江、北江、西江三大江河的来水汇聚,总水量相当丰富。 3.良好的发展基础:1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8.5倍 霍英东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投资建设南沙。2000年广州市启动城市“南拓”战略,投资过百亿元,从此起,南沙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经济快速发展,南沙已从“万顷沙田”初步呈现出滨海生态新城的雏形。广州市长万庆良评价这里发展快、亮点多、产业强。去年这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5.68亿元,是2001年的8.5倍。广汽丰田、中船龙穴、东方电气等生产骨干项目形成规模,已奠定了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核电及高输变电设备等机械装备制造基地的基础。打造了资讯科技园、霍英东研究院、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科技研发平台。南沙保税港成为国家一类对外口岸,10个5至10万吨级码头已建成投产,开通了北美、欧洲等25条外贸航线,世界20大班轮公司已有17家进驻。 南沙港要服务广州乃至泛珠三角 影响南沙区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因素很多,但内在的主要因素是三个,即深水海港、优势的区位和粤港澳合作示范区。而区位因素又可以分别体现在海口优势和粤港澳综合合作上,所以南沙区的功能选择可以循着发挥海港的作用和创建粤港澳合作示范区这两条思路展开。 从发挥海港的作用考虑。 港口是支撑广州经济实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也是支撑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后珠三角和华南区域,乃至湘、赣、黔、川经济总量的增长,必然带动社会货运量的同步增长,作为货运主要运输方式之一的港口运输尤其是集装箱运输量将大量增加,南沙区应该强化港口运输功能,以满足广州乃至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需要。 利用国际航运条件,发展临港工业,这是发达国家普遍的经验。南沙区也不应例外。临港工业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类。直接的临港工业,也称港后工业,包括保税加工、分包装、仓储以及为港口服务的辅助性工业。间接的临港工业以大宗货运量为主,借以发挥深水港的优势。从南沙的基础和广州的发展要求来看,以现有的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重型机械装备、精品钢铁、节能家电等项目为依托,带动上下游关联项目进入,完善产业链,都是极佳的选择。 港口贸易功能是综合运输多功能港口发展的必然结果,港口转运货物就是为了促进流通,贸易功能的完善将使流通渠道提高层次。若发挥南沙作为区域性海陆交通枢纽的优势,同时与香港国际航运、航空中心的地位相结合,整合穗港两地内外贸航线、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人才等航运要素资源,应是服务区域和全球市场,可推动大珠三角地区内外贸物流的融合发展。 从粤港澳的紧密合作考虑。 深化粤港澳合作,共建中华民族共同家园,这是国家对南沙区的要求,因此南沙区被确定为国家深化粤港澳合作的七大重点项目之一。 穗港澳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尤其值得强调的是,香港在金融、商业服务方面,澳门在旅游业方面各自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南沙区应主动支持港澳高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进入,加快承接港澳服务业的转移,进一步加强与港澳投资机构、行业协会之间的合作,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南沙区早已被确定为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国务院又批准设立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去年4月粤港澳合作框架协议在北京签署,南沙区与深圳前海地区、珠海横琴地区一同被列为三大重点开发建设与合作区,这一项目被列入了国家的“十二五”规划(草案),这是百年难遇的好机遇。广州宜加大南拓战略的力度,着力推进粤港澳联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相信南沙区一定能够立足临海优势,走向海洋,与世界接轨。一个国际化滨海新城将矗立在伶仃洋之滨。 相关南沙资讯有:港澳企业可参与滨海新城规划 南沙将打造滨海新城